在翡翠商貿中,翡翠A、B、C貨的定義已取得共識:未經充填和加色處理的天然翡翠玉件稱為A貨。如經過充填(如充填高分子聚合物等)處理的稱B貨;B貨的礦物成分是天然翡翠的成分,顏色是天然的,但充填的膠老化后會影響顏色的明亮鮮艷程度,影響透明度、光澤等。如經加色處理 的稱C貨;C貨的礦物成分是天然翡翠的成分。如同時存在充填和加色處理的稱B+C貨。翡翠B貨的稱呼可能是由"Bleached&polymer-impregnatedjadeite"(漂白和注膠硬玉)的字頭而來。C貨的稱呼可能是由"Coloredjadeite"(染色硬玉)的字頭而來(歐陽秋眉另有一解釋)。
A、B、C貨不是A級、B級、C級(英文的Agrade,Bgrade,Cgrade)的"等級"之意,英文一般稱Ajadeite,Bjadeite,Cjadeite;由于Jadeite(硬玉)或Jadeitite(硬玉巖)不等于翡翠(Feicui)(見筆者另文),現建議稱Afeicui,Bfeicui,Cfeicui(A翡翠、B翡翠、C翡翠)。一般認為可靠的鑒別翡翠A、B、C貨需要綜合性的考慮,單一的方法容易出差錯。鑒定翡翠A、B、C貨的文章和專著也不少,本文僅就鑒定研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,提出向大家請教和探討。
1.翡翠組成礦物翡翠的組成礦物主要是單斜輝石簇中的硬玉,或含硬玉分子(NaAlSi2O6)較高的其他輝石類礦物(如鉻硬玉、綠輝石等);翡翠的礦物成分被認為是高壓低溫變質作用的產物,并為翡翠的合成實驗所證實。如硬玉中的NaAl被Ca、Mg、Fe、Cr等大量代替,則超出硬玉成分的范圍,而變成其他輝石(如鉻硬玉、綠輝石、透輝石、霓石等)。透輝石、霓石等構成的玉石也可稱"輝石玉",但不屬于翡翠玉。《珠寶科技》2000年3期刊載的"黑色翡翠"一文把黑色透輝石玉稱為翡翠,筆者認為是不合適的。對于硬玉翡翠的鑒定,國家標準《GB/T16553-1966珠寶玉石鑒定》已作了較準確的規定。但是,商貿中的翡翠比硬玉翡翠的范圍要大(見筆者另文)。由于翡翠是多晶集合體,確定是否翡翠及翡翠類別的礦物成分,較準確的方法是電子探針圖象成分分析,但受儀器設備限制,且費用高;較快速方便的是微粉末油浸法測定,只要一臺普通偏光顯微鏡及幾瓶折射率浸油,所取的測樣甚微,即便高檔戒面也不影響其美觀和價值。
2.翡翠的顏色翠綠色翡翠被視為珍品,并有"色高一分價高十倍"之說。故翡翠加色技術不斷創新。除了加紅色、紫色之外,僅加綠色的品種,市面上所見至少在四種以上。貌似天然翠綠色的加色翡翠的價值僅為A貨的百分之一到成千分之一,甚至比B貨還低。將無色翡翠染成艷綠色翡翠冒充高檔翡翠銷售,使一些消費者蒙受較大損失和精神負擔。早期用鉻鹽加色的翡翠,查氏濾色鏡觀察呈紅色(天然的綠色鈣鋁榴石玉也呈紅色),成批的鉻鹽染色硬玉戒面,早于1956年為美國寶石研究所發現(周國平,1989)。
現今許多染色翡翠已不用鉻鹽,在查氏鏡下的特征與天然翡翠相似,而且穩定性也較好(筆者收藏的一個這類染艷翠綠色翡翠懷古已放置三年仍艷麗如初),故查氏濾色鏡觀察只能作參考。過去的染色翡翠,可見色劑沉淀于網狀裂紋中,而現在的一些染綠色翡翠(包括部分B+C飾品或片料)已見不到這種現象,所以看不到裂紋中有色劑沉著不一定就是A貨。近幾年來,市場上常見一種染不均勻淺綠色的硬玉翡翠手鐲和掛件,冒充天然翡翠銷售。這類飾品,色彩柔和,有一定透明度(水),沒有注膠,分光鏡下437nm吸收線清楚,敲擊聲、紫外熒光特性、查爾斯濾色鏡觀察,都和天然翡翠基本一致。這種手鐲的零售價一般在500-1500元一支,較受一般工薪階層和旅游者歡迎。據多次檢測的資料,是用一種染料(不是拋光的鉻粉)充填在微孔隙中,由于光線的映照,使染色部分的翡翠整體帶淡綠色。染色有的整體染,有的只染一部分,有的還伴隨染紫色(又稱"春色"),使一支手鐲呈現幾段淡綠色幾段淡紫色的特殊品種。用洗滌劑等溶劑浸泡(必要時加超聲波清洗),可以把大部分染色劑洗掉,但是一般清洗后仍會留下更淡的綠色。用10倍放大鏡(明顯的甚至用肉眼)可以看到微孔隙中浸染的深綠色絲。染色后又清洗過的,色較淺,但更象天然的,有較大的蒙騙性;-1-不僅一般消費者難于識別,一些有一定商貿經驗的老板也沒有看出疑點而成批地進了這類飾品;甚至搞珠寶檢測的專業人員稍有疏忽,也可能把這種染色翡翠當天然翡翠出具檢測報告。
3.翡翠的光學特征天然翠綠色翡翠是含少量鉻所致,如鑒別翡翠顏色是天然或是加色的,較簡便可靠的方法是分光鏡,但有的玉件透光弱或顏色淺,吸收線不易觀察。對有熒光反映的,可用紫外熒光儀檢查。再者可用電子探針儀等檢測色體部分的呈色元素,但檢測費用高,色淺的呈色元素含量常低于檢測限。硬玉翡翠(jadeitefeicui)在分光鏡下,一般都有較強的437nm吸收線。對鉻硬玉翡翠(chrome-jadeitefeicui),較難看到437nm吸收線。有的文獻認為437nm線是鐵引起的;但是,在完全無色的玻璃種硬玉翡翠中,這條線也很強;所以437nm線的形成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。具有正綠色的翡翠,一般都有鉻的690(強)、660(中)、630nm(弱)吸收線。常構成-690,690-660,660-630nm,依次強、中、弱的階梯狀吸收帶;綠色淡的,-630帶或線很弱到看不清。用鉻鹽染綠色的,在660nm±有寬吸收帶;有些有機染料染的綠色、紫色、紅色等,在700-630nm區沒有吸收。翡翠的紫外熒光效應是鑒定A、B、C貨的重要參考依據:(1)天然翡翠一般無熒光,其中的"白綿"有的有淺黃色熒光。(2)翡翠B貨,多半是充填有機膠,一般有藍白色熒光(充填蠟也有藍白色熒光);當前市場上許多"八三玉"手鐲、掛件(B貨)具均勻中強的藍白熒光。有的B貨無熒光,可能是充填硅膠(?)等物質。(3)當前市場上大多數染色翡翠都沒有熒光(與天然翡翠相同);但有的有明顯的熒光。某些熒光特征對鑒定很有意義,[如一種染綠色翡翠發強的黃綠色熒光(染這種綠色的,保存時間較短,綠色褪后呈黃色),一種染紅色的具強的秸黃色熒光。
4.關于"翠性"一些行家的專著中認為天然翡翠有別于其他玉石(包刮翡翠B貨)的重要特征是天然翡翠具有"翠性"(俗稱"蒼蠅翅"),這是硬玉礦物(011)晶面的閃光。顯晶質透輝石(如青海翠玉中的透輝石)(曲一華,1994),角閃石(如緬甸某些"黑烏沙"中的角閃石玉)等同樣有發育的(011)解理,也可以有"翠性";顯微晶質的翡翠一般看不到"翠性",故"翠性"不能作為天然翡翠的特征標志。
5.敲擊聲敲擊聲不能作為判定翡翠A、B貨的依據。有些翡翠銷售者常以兩支手鐲輕輕撞擊發出清脆的"鋼"音示其為天然翡翠,充填明顯的翡翠B貨的撞擊聲稍為沉悶。但發出"鋼"音的不一定就是天然翡翠,如透輝石(如青海翠玉)、閃石鈉長玉(如緬甸"水沫子"玉)等也具"鋼音"。當前市場上出現的某些B貨也可發出清脆的"鋼"音。
承接翡翠.和田玉.黃龍玉雕刻加工,翡翠賭石開料。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當技術顧問,也陪客戶去產地看貨采購。
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,價格很實在,比商場價格低很多,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.三件。拍照片很麻煩,也難100%反應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,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。
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:021-63018728 手機:13916539116 聯系人:梅先生
玉雕工作室地址






















